本帖最后由 刘守武 于 2015-2-14 22:25 编辑
女儿的学校正式放寒假了,同时也为每一位学生发放了新学年的新课本;看着女儿珍惜和喜悦的样子,不由得勾起了自己对童年的美好回忆,忍不住想一睹为快,不经意间翻出的第一篇课文便深深地吸引了我:
《一次有趣的观察》
我常听大人说,扁豆的蔓儿是向右绕着爬的.这是真的吗?我不相信,决定自己观察观察.
春天,我在院子的墙根下种上扁豆.有一天,我发现泥土裂开了,扁豆长出了小蔓儿.我找了根小竹竿,立在它的旁边.我特意把蔓儿从竹竿的左边绕着缠上去.第二天天刚亮,我就起床了,跑去一看,扁豆蔓儿偷偷地绕到了竹竿的右边.我很奇怪,它是怎么从左边转到右边的呢?我决心看个究竟.
星期天,我又把扁豆蔓儿从左边绕着缠在竹竿上,还在竹竿上用红墨水做了记号.我紧盯着它.过了半个小时,扁豆开始离开了记号,向右边移动.又过了两个小时,扁豆蔓儿离记号更远了.我还注意到,每隔一小时左右,扁豆蔓儿就突然抖一下.四个小时以后,扁豆蔓儿又转到竹竿右边,绕着缠上去了.
我终于相信扁豆蔓儿是向右绕着爬的.这是我自己观察到的!
以上是这篇课文的内容;
这时,又想起了恩师著作《周易正宗》第三章〈生命〉之【第十节 智慧与记忆】的内容:
太阳制造了潮汐,潮汐使地球上的水按照一定的方向旋转,北半球的水逆时针旋转,南半球的水顺时针旋转,北半球的人在运动或工作时,会选择逆时针旋转,以防晕眩;北半球上的每一滴水都按太阳给定的方向旋转,逆时针就是王道,人脑中的水也逆时针运转.
既然逆时针旋转是北半球所有生命、物质运动的普遍规律,那么小小扁豆的生长,也一定符合逆时针旋转的规律,具有了这种逆时针攀援生长的特性,也就很好理解了;
小学课本中的另一篇课文:
《恐龙的灭绝》
我们人类只有三四百万年的历史,恐龙却在地球上生活了大约两亿年.人类的历史与恐龙的历史相比,可就短多了.但是,庞大的恐龙为什么会消失了呢?
一种说法是,有一段时间,地球上突然变得十分寒冷.恐龙没有冬眠的习惯,他们不能像蛇和乌龟那样,借冬眠来躲避寒冷.加上恐龙身上没有皮毛来保暖,它们耐不住严寒,就慢慢地消失了.
另一种说法是,宇宙行星撞上了地球,尘埃把太阳遮住了,地球上一片黑暗.因为没有阳光照射,植物大量枯萎、死亡,那些以植物为食物的恐龙和其他动物,渐渐地死去了.随着动物的减少,食肉的恐龙找不到足够的食物,也渐渐地灭绝了.
还有其他的种种说法:比如:地球上的浦乳动物越来越多,它们经常偷吃恐龙蛋,使恐龙渐渐灭绝;突然流行的传染病,使恐龙全部死亡;全球气温下降,使恐龙蛋只能孵出雄性的小恐龙......
这些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不能让人完全信服.所以恐龙灭绝这个谜,至今还没能解开.今天的人类只能在博物馆或者从电影和书籍中,来想像恐龙往日的辉煌了.
以上是这篇课文的内容;
在科技日新月异、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作为小学普及教育的语文课本里,尚不能对恐龙灭绝的历史之谜加以科学有力的解释,而只是加以猜想或推导,实在是一大憾事!只是第一种解释还比较符合温度变化的这个最主要的原因,但是却不能够解释温度有一阶段为何会显著降低!
恩师的著作《生命》章节中,对恐龙的灭绝做出了很好的解释,不难想象,恐龙生活时代的温度,一定是明显高于我们现在人类所处的温度,即使在恐龙频临完全灭绝的那一个特定阶段的温度,也是高于我们人类现在所处的温度环境,否则的话,我们现在不会没机会与恐龙相遇;而随着太阳系整体温度的缓慢下降——即使太阳系处于四象中的火旺阶段——这时期新诞生的物种,一定是明显不同于之前同时期(四象中的同一象)新诞生的物种,因为造成差异的关键因素就是温度;同样的道理,在太阳系进入下一轮的四象中同时期的木旺阶段,所诞生的新物种,一定是明显区别于我们现阶段所诞生的新物种;
那么我们还有没有机会一睹恐龙的真实面目呢?回答是肯定的!这个〝一睹〞是真真实实的与恐龙亲密接触。
不难想象,在太阳系的整体温度进一步下降,距离太阳更近的星球----木星所要经历的变化,就是地球----不论是过去还是将来----所呈现的景象;届时,在木星上也会出现恐龙,继续延续着地球上的恐龙从雏形、发展、壮大,直至灭绝,还会出现邵康节、任铁樵、诸葛亮的马前课、习大大……等等;想想这些事物,大家一定会感觉非常憧憬和兴奋;当然,这只是我根据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杜撰出来的海市蜃楼罢了,即使木星在达到适宜的温度重复地球上的发展规律,也绝对不会一点不差的还原地球上曾经和将要出现的事物,因为由于木星和地球距离太阳的远近,星球的直径有别,所以她们之间在孕育和变化的过程中,虽然有着极其相似的规律和变化特征,但不可能完全复制曾经在距离太阳更远星球上的所有一切!
以上是在读完女儿小学课文后的一点感悟;在此,更加期待恩师展示更多、更奇妙的周易新理论!使自己的人生更充实、更有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