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生 命
本书涉及两种生命特征:植物、动物。 所有的植物都有根、茎、叶,靠吸收分解二氧化碳和水的碳酸溶液维系其生长;所有的动物都有四肢(蛇、鸡等也有四肢,进化中四肢形变)、躯干、颈、头颅,靠摄入植物制造的碳水化合物与氧气化合释放热量生存(虽然有动物靠捕食动物生存,但就整个动物的食物链而言,还是以摄入碳水化合物为基本方式的)。存在于地球的大量碳元素与氧气在高温下化合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水结合而成的碳酸溶液在地表下适宜的温度分解还原成碳、水、和氧气。碳酸溶液受热分解生成碳、氧、水的化学反应过程就是植物生长的过程。碳酸分解时遇冷停止分解,植物中未曾分解的碳酸与氧气结合,转化成糖储存形成粮食。动物摄入植物制造的这些粮食(其成分为糖),在体内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并释放热能的化学反应过程就是动物生存生长的过程。植物与动物实际就是在不同的温度下进行着的两个不同的化学反应,这两个反应是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生命就是碳、氢、氧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化合,或三者形成的化合物的再分解,这两个反应是可逆的,没有了三者之间的反应就没有了生命。这些反应依赖于温度,而周易是揭示温度变化的理论,所以用温度的变化解析生命是最恰当的。
第一节 植 物
“根深叶茂”这个成语极容易让人以为树木长得高大,一定是根向下长得很深,较多地吸收到地下深层的营养,事实上树的根都呈盘状,在土壤浅层向四周延伸。观察发现,如果树木生长在水平的土地上,向四周延伸的根粗细是均匀的;如果树木长在一个坡面上,树木的粗根长在下游方向;如果树木一侧有阳光,粗根长在阳光照射到的一侧;树木一侧有水塘等,树木的粗根在水塘方向一侧。山坡上同龄的树木,低处的比高处的粗大,或许以为是低处的树木吸收了更多的水份之故。进一步观察不难发现山涧底部的树木,及长在河流之中或紧傍河流的树木并不是最高大的,低洼之处距河水有一点距离处生长的树木才是最茁壮的。而水塘中少有成活的树木,水塘周边却是绿树成荫。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陆地上的树干被水淹到半截,树干与水面接触的位置,很快会生出新的树根,淹没在水面以下的树干上却没有树根生出,树干久被淹没后底部的根会腐烂,树也随之枯死。 山涧溪流顺势而下,溪流的表面有大量新生的树木根系,这些根的头部尖尖色泽光鲜,极富生命力,而在溪水的深层,及溪流底部的河床上,乃至溪流下的泥土中,没有这样的新生根系,待溪流断流后,漂浮于溪流表面的根系便枯萎了,这些曾经极富生命力的根系,在断流后即便能够接触到湿润的土壤,甚至被泥土覆盖,也不会成活下来继续为树木供给营养。农民把土杂肥集中于院外树下一周,一段时间后扒开树下的土杂肥发现,被土杂肥包裹着的那部分树干上长出了新的树芽。建筑工地的沙子堆放在树干一周,也会出现这种情况。 山间泉水有的很甜,有的不甜,仔细看不同的泉水来路就会发现,凡是光照充裕的山坡下的泉水是甜的,太阳光照不充裕的山坡下泉水就没那么甜。 以上种种不禁让人这么想,植物的营养不在深层,在表层下很浅的位置,所谓“表层”就是雨后大地一经太阳曝晒板结的这一层,我把这个表层称为大地皮肤。植物的根都生长在大地皮肤下面,让我们掀开大地皮肤看看吧。地球的皮肤干硬,含水极少,能阻隔热传导,使地表上下形成两个截然不同的环境,这层皮肤能够锁住水分,使地下水分不易流失,又保证了表层下温度稳定适宜,太阳曝晒时下面的温度不会太高,晚上温度下降时,地下的湿度也不会明显降低,皮肤的功用就是制造了一个温润适宜的稳定环境。 只有水能打破这个环境,雨水使这层皮肤瞬间瓦解,雨水裹挟着二氧化碳渗透到地下,在这个适宜的环境中孕育植物生命,雨过天晴,太阳一晒,皮肤立即板结,锁住水分,地下温度恒定,保持着一种持续光合作用的状态。 干旱使大地皮肤开裂,地下水分大量流失,皮肤下的环境被破坏,此时农民会锄地松土。我问了许多农民,锄地松土对庄稼何益?除“反正有好处”的说法外,再也没有更深入的解释,博学的邻居君告诉我:“锄下有水,锄下有火,”松土可以填实干裂的地表缝隙防止水分过度蒸发,此所谓锄下有水。锄下有火,就是打碎了表面的硬结,使地下的土壤均匀受热,促进地下的光合作用的进行。 二氧化碳被雨水俘获以碳酸溶液的形式储存于土壤中,春天,大地温度升高,碳酸溶液在土壤中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碳、氧气、还有水,氧气及水受热向上挥发,受热的水蒸气软化大地表层,并在大地皮肤上打通了若干个小孔隙,水蒸气、氧气由此挥发到空气中。分解后留下的碳,在地下不断堆积,更多的碳酸溶液在这个适宜的环境中分解,碳越积越多,新分解出的氧、水蒸气穿过碳堆挥发到空中,碳酸的不断分解增加了碳堆的体积,不断有氧、水蒸气从这个碳堆中穿过,这个大碳堆不断的增大这个化学反应的进行时,就是生命力存在了,这个碳堆就是植物的根。只要环境温度不是大幅度下降,这个反应就一直进行,碳酸溶液分解出来的碳更多地堆积在通道口,当碳的堆积越来越大,会突出到地面以上,外面的温度比地下温度更高时,突出大地的这个“碳堆”上挥发出的氧、水蒸气会更多,这个碳堆就越积越大,就是我们看到的植物生长,碳不断堆积的过程,就是植物长大的过程(不难理解,组成植物的主要成分就是碳了)。 夜间温度降低时,分解反应被迫停止,存在于植物茎、枝中未曾分解的碳酸与空气中的氧气结合成一种新的有机物,存储在植株之中,其化学成分为糖类,形成植物的种子或果实。 由碳酸溶液受热分解成碳、氧气、水的这个反应,不仅发生于植物的枝叶上,在植物还未露出地面时,这个反应已经开始了,在土壤里进行时生成的碳最终成了植物的根,地表以上生成的碳,成了植物的茎、枝、叶等。夏天,地表以上的温度升高,植物的绿色叶子有利于吸收光热,在底下茎、枝上的碳酸分解形成的水、氧气向上由叶子逸出,叶子就象一个烟囱,整个植株就象一个吸管一样,地下的二氧化碳水溶液由于上部受热,便被向上吸引,水溶液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完成了分解,这个过程就是光合作用。 我们再看看神奇的土壤。大地表层皮肤下的土极精细,土壤颗粒上有沟槽,这些土壤颗粒松润,有着良好的导气性,氧气及水蒸气顺利通过这些土壤通道逸出,当温度降低时,密度更高的二氧化碳就通过这些通道被收纳进这些精细的颗粒土壤中,成为植物的营养。 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个试验,砍掉一棵树的所有枝叶,只留下树干,树干很快就会长出新叶子,再把新长出的叶子剪掉,如是三番,树干不仅不会枯死,而且树干长大了,说明树木或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成份,并非由叶子提供,如果说植物的成活就是光合作用的进行时的话,叶子在这个进行时中只起到了捕捉阳光,使地下的碳酸溶液向上运动的作用。再有,都以为没有光线植物就不能生长,对此我深表怀疑。所谓光,更多的是指阳光,阳光存在的地方一定是温度较高的环境,温度升高,才是植物生长的最根本需要,冬天阳光充足,但是温度低,植物不能生长。只要温度足够高,没有光线的环境中植物也能生长,只是其颜色不一定是绿色。绿色捕捉阳光最佳,却不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也就是说,其他颜色也能光合作用。那么现在就可以给光合作用下一个定义了,碳酸溶液受热分解出碳、氧、水的过程就是光合作用,这个作用存在于满足温度足够高这个条件的所有碳酸溶液存在的环境中。 向阳山坡的雨水(碳酸溶液)渗透到地表之下,快速蒸发掉了水分,碳酸溶液的深度更大,夜晚地表下的碳酸溶液受凉,生成的糖分深度也大,于是向阳山坡下的泉水更甜。 这也不难理解植物生长的特点了,平坦的土地向阳光一方温度相对较高,在这片土壤下的光合作用更强,这里的根长得更粗大。不平坦的土地上,水向低处流,这里的碳酸溶液更多,在温度相同的条件下,这里的光合作用也多。树木等植物的根都呈盘状,说明大地表层之下浅层温度高的地方宜于光合作用发生,土壤之下浅层才适合植物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