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辰易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95640|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三章 生 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9-1 11: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三章        


       本书涉及两种生命特征:植物、动物。
       所有的植物都有根、茎、叶,靠吸收分解二氧化碳和水的碳酸溶液维系其生长;所有的动物都有四肢(蛇、鸡等也有四肢,进化中四肢形变)、躯干、颈、头颅,靠摄入植物制造的碳水化合物与氧气化合释放热量生存(虽然有动物靠捕食动物生存,但就整个动物的食物链而言,还是以摄入碳水化合物为基本方式的)。存在于地球的大量碳元素与氧气在高温下化合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水结合而成的碳酸溶液在地表下适宜的温度分解还原成碳、水、和氧气。碳酸溶液受热分解生成碳、氧、水的化学反应过程就是植物生长的过程。碳酸分解时遇冷停止分解,植物中未曾分解的碳酸与氧气结合,转化成糖储存形成粮食。动物摄入植物制造的这些粮食(其成分为糖),在体内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并释放热能的化学反应过程就是动物生存生长的过程。植物与动物实际就是在不同的温度下进行着的两个不同的化学反应,这两个反应是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生命就是碳、氢、氧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化合,或三者形成的化合物的再分解,这两个反应是可逆的,没有了三者之间的反应就没有了生命。这些反应依赖于温度,而周易是揭示温度变化的理论,所以用温度的变化解析生命是最恰当的。
                                                                                             


                                                                               第一节     

     “根深叶茂”这个成语极容易让人以为树木长得高大,一定是根向下长得很深,较多地吸收到地下深层的营养,事实上树的根都呈盘状,在土壤浅层向四周延伸。观察发现,如果树木生长在水平的土地上,向四周延伸的根粗细是均匀的;如果树木长在一个坡面上,树木的粗根长在下游方向;如果树木一侧有阳光,粗根长在阳光照射到的一侧;树木一侧有水塘等,树木的粗根在水塘方向一侧。山坡上同龄的树木,低处的比高处的粗大,或许以为是低处的树木吸收了更多的水份之故。进一步观察不难发现山涧底部的树木,及长在河流之中或紧傍河流的树木并不是最高大的,低洼之处距河水有一点距离处生长的树木才是最茁壮的。而水塘中少有成活的树木,水塘周边却是绿树成荫。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陆地上的树干被水淹到半截,树干与水面接触的位置,很快会生出新的树根,淹没在水面以下的树干上却没有树根生出,树干久被淹没后底部的根会腐烂,树也随之枯死。
       山涧溪流顺势而下,溪流的表面有大量新生的树木根系,这些根的头部尖尖色泽光鲜,极富生命力,而在溪水的深层,及溪流底部的河床上,乃至溪流下的泥土中,没有这样的新生根系,待溪流断流后,漂浮于溪流表面的根系便枯萎了,这些曾经极富生命力的根系,在断流后即便能够接触到湿润的土壤,甚至被泥土覆盖,也不会成活下来继续为树木供给营养。农民把土杂肥集中于院外树下一周,一段时间后扒开树下的土杂肥发现,被土杂肥包裹着的那部分树干上长出了新的树芽。建筑工地的沙子堆放在树干一周,也会出现这种情况。
       山间泉水有的很甜,有的不甜,仔细看不同的泉水来路就会发现,凡是光照充裕的山坡下的泉水是甜的,太阳光照不充裕的山坡下泉水就没那么甜。
       以上种种不禁让人这么想,植物的营养不在深层,在表层下很浅的位置,所谓“表层”就是雨后大地一经太阳曝晒板结的这一层,我把这个表层称为大地皮肤。植物的根都生长在大地皮肤下面,让我们掀开大地皮肤看看吧。地球的皮肤干硬,含水极少,能阻隔热传导,使地表上下形成两个截然不同的环境,这层皮肤能够锁住水分,使地下水分不易流失,又保证了表层下温度稳定适宜,太阳曝晒时下面的温度不会太高,晚上温度下降时,地下的湿度也不会明显降低,皮肤的功用就是制造了一个温润适宜的稳定环境。
       只有水能打破这个环境,雨水使这层皮肤瞬间瓦解,雨水裹挟着二氧化碳渗透到地下,在这个适宜的环境中孕育植物生命,雨过天晴,太阳一晒,皮肤立即板结,锁住水分,地下温度恒定,保持着一种持续光合作用的状态。
       干旱使大地皮肤开裂,地下水分大量流失,皮肤下的环境被破坏,此时农民会锄地松土。我问了许多农民,锄地松土对庄稼何益?除“反正有好处”的说法外,再也没有更深入的解释,博学的邻居君告诉我:“锄下有水,锄下有火,”松土可以填实干裂的地表缝隙防止水分过度蒸发,此所谓锄下有水。锄下有火,就是打碎了表面的硬结,使地下的土壤均匀受热,促进地下的光合作用的进行。
       二氧化碳被雨水俘获以碳酸溶液的形式储存于土壤中,春天,大地温度升高,碳酸溶液在土壤中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碳、氧气、还有水,氧气及水受热向上挥发,受热的水蒸气软化大地表层,并在大地皮肤上打通了若干个小孔隙,水蒸气、氧气由此挥发到空气中。分解后留下的碳,在地下不断堆积,更多的碳酸溶液在这个适宜的环境中分解,碳越积越多,新分解出的氧、水蒸气穿过碳堆挥发到空中,碳酸的不断分解增加了碳堆的体积,不断有氧、水蒸气从这个碳堆中穿过,这个大碳堆不断的增大这个化学反应的进行时,就是生命力存在了,这个碳堆就是植物的根。只要环境温度不是大幅度下降,这个反应就一直进行,碳酸溶液分解出来的碳更多地堆积在通道口,当碳的堆积越来越大,会突出到地面以上,外面的温度比地下温度更高时,突出大地的这个“碳堆”上挥发出的氧、水蒸气会更多,这个碳堆就越积越大,就是我们看到的植物生长,碳不断堆积的过程,就是植物长大的过程(不难理解,组成植物的主要成分就是碳了)。
       夜间温度降低时,分解反应被迫停止,存在于植物茎、枝中未曾分解的碳酸与空气中的氧气结合成一种新的有机物,存储在植株之中,其化学成分为糖类,形成植物的种子或果实。
       由碳酸溶液受热分解成碳、氧气、水的这个反应,不仅发生于植物的枝叶上,在植物还未露出地面时,这个反应已经开始了,在土壤里进行时生成的碳最终成了植物的根,地表以上生成的碳,成了植物的茎、枝、叶等。夏天,地表以上的温度升高,植物的绿色叶子有利于吸收光热,在底下茎、枝上的碳酸分解形成的水、氧气向上由叶子逸出,叶子就象一个烟囱,整个植株就象一个吸管一样,地下的二氧化碳水溶液由于上部受热,便被向上吸引,水溶液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完成了分解,这个过程就是光合作用。
       我们再看看神奇的土壤。大地表层皮肤下的土极精细,土壤颗粒上有沟槽,这些土壤颗粒松润,有着良好的导气性,氧气及水蒸气顺利通过这些土壤通道逸出,当温度降低时,密度更高的二氧化碳就通过这些通道被收纳进这些精细的颗粒土壤中,成为植物的营养。
       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个试验,砍掉一棵树的所有枝叶,只留下树干,树干很快就会长出新叶子,再把新长出的叶子剪掉,如是三番,树干不仅不会枯死,而且树干长大了,说明树木或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成份,并非由叶子提供,如果说植物的成活就是光合作用的进行时的话,叶子在这个进行时中只起到了捕捉阳光,使地下的碳酸溶液向上运动的作用。再有,都以为没有光线植物就不能生长,对此我深表怀疑。所谓光,更多的是指阳光,阳光存在的地方一定是温度较高的环境,温度升高,才是植物生长的最根本需要,冬天阳光充足,但是温度低,植物不能生长。只要温度足够高,没有光线的环境中植物也能生长,只是其颜色不一定是绿色。绿色捕捉阳光最佳,却不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也就是说,其他颜色也能光合作用。那么现在就可以给光合作用下一个定义了,碳酸溶液受热分解出碳、氧、水的过程就是光合作用,这个作用存在于满足温度足够高这个条件的所有碳酸溶液存在的环境中。
       向阳山坡的雨水(碳酸溶液)渗透到地表之下,快速蒸发掉了水分,碳酸溶液的深度更大,夜晚地表下的碳酸溶液受凉,生成的糖分深度也大,于是向阳山坡下的泉水更甜。
       这也不难理解植物生长的特点了,平坦的土地向阳光一方温度相对较高,在这片土壤下的光合作用更强,这里的根长得更粗大。不平坦的土地上,水向低处流,这里的碳酸溶液更多,在温度相同的条件下,这里的光合作用也多。树木等植物的根都呈盘状,说明大地表层之下浅层温度高的地方宜于光合作用发生,土壤之下浅层才适合植物生长。
涵辰易学:为人类造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9-3 14:53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节    植物的多样性


       植物品种十分丰富,其生命的原理一致。北方的小麦、玉米生长在土地的边缘时长势不好,尤以朝阳一侧的土地边缘上的庄稼长势最差,山东农民管这种现象叫“堰歇(歇:这里是侵害之意)”,所以山东农民分土地时,分得的土地位于大地的边缘,生产队会多划上几分土地,以弥补堰歇的损失。江南水田的庄稼则不同,越是靠近边缘的水稻长势越好。不仅如此,树林也是四周的树木长势好,如生长在桑园四周的桑树叶多、质好、生长也迅速。再观察蔬菜的特点,温度高处的蔬菜长势、口感都好。若蔬菜种植于梯田中,虽都在向阳土地中,靠近北面高坡的蔬菜,就比南面靠近悬崖的质量好很多。不仅如此,棉花、粮食、水果、油料作物等,因种植地域的不同,甚至种植的行距、株距的微小差异,就会导致质量、产量大相径庭。
       树木、农作物及其他植物,都是靠光合作用生存、生长的,光合作用是储存于地下的碳酸溶液在温度达到一定高度时,由植物的叶子吸收上来,在植物根、茎、枝、叶中不断分解生成碳、氧气、水分的过程,碳酸分解的发生,就是植物生命存在时,分解中碳的堆积就是植物在长大时。
       小麦、玉米多在北方种植,而且种植于旱田之中,旱田的特点是处于较高位置,田地中不能储存水分,植物生长需要的水从田地边缘流失严重,尤其以南面向阳一侧水分流失更重。其次,野草在土地边缘,野草的根比农作物的根浅,每天夜间二氧化碳与水蒸气从空气中渗透到地下的,形成的碳酸被处于上层的野草截留,这样野草得到的营养比农作物得到的营养要多,于是看起来野草总比农作物长得好,这两点就是堰歇的由来。梯田的北侧水分不易流失,堰歇现象不十分明显,如果北侧高出田地的坡上野草不及时清理,堰歇现象依然存在。南方的水稻田,田埂是不漏水的,田地边缘的水稻所需的水份充足,光照更足,不存在明显的堰歇现象,长势也会更好。
       桑树的生长与粮食作物的生长其需要不完全相同,桑树因植株质地细密,需要更多的二氧化碳,园子边缘的桑树之根会延伸到园子以外去,比园子中间的吸收到的二氧化碳更多,于是四周的长势好。农民会说这是因为四周通风好,实际通风好,就是有更多的二氧化碳补充过来,渗透到地下,被植物的根吸收。
       蔬菜是含水量大的作物,树木需要更多的二氧化碳,其分解出的碳多,树木就有高大的树干。蔬菜吸收的二氧化碳少,分解出的碳少,其植株不高,质地不那么细密,宜于人类食用,因蔬菜中的水分较多,在温度高的环境中,其叶向上吸收碳酸溶液的能力才能发挥得更好,所以温度稍高点的环境中,蔬菜会长得更好。
       在军事院校读书时,有一个学习课目是辨方向,辨别方向的方法有多种,其中一种是根据树枝的大小辨方向。树冠是由长在树干一圈的侧枝构成,相对较粗的树枝对应的方向是概略南方。1988年,部队派我单独到长白山森林中执行任务,10月份的东北原始森林突降大雪,淹没了森林中的小路,太阳没有了,无法用太阳辨别方向,就看树木辨方向,可我仔细观察森林中的树木,森林茂密,棵棵都高大,树冠四周的侧树几乎分辨不出大小,哪还分辨得清方向,大地白茫茫让人不免绝望,当年在前线打仗时都不曾出现过这样的绝望,战场上牺牲了光荣,森林中被野兽撕碎了成了烈士也不好听啊,一定要走出大森林。当时仅穿一条单裤子,雪深处足有50公分厚,我就找独立的树木查看树冠上的侧枝状况,发现独立的树木确实是一侧树枝粗大,一侧的树枝相对细小,此事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独立的树木一侧向阳,一侧背阳,向阳一侧的树枝的温度比背阳的一侧的树枝温度高,向阳的树叶能更多地吸收地下的碳酸溶液,这一侧树枝的碳量就多,长的粗大。茂密的树林中的树木不易接受到阳光照射,都在努力向上以获取阳光,所以林中的树木高而直,没有明显地树枝粗大现象。森林中的树木也不会无限度地往高处长,长到一定高度,树顶的温度会低许多,低温树叶很难把地下的碳酸溶液吸到高处去,所以树木长到一定高度就会停止生长。山顶的树木生长缓慢,一是山顶地表下的碳酸溶液很快流到低处,二是山顶温度低,树木难以得到更多的营养。
       观察高速公路两侧的行道树,发现傍公路一侧的树木枝桠粗大,树叶茂密,这是因为公路上汽车排出的高温尾气、汽车发动机的高温、汽车与公路的磨擦等,使局部空气温度升高,高温空气向上升腾,朝向公路里侧的树枝、树叶受热,吸收地下碳酸溶液的能力强。这不能理解为汽车排出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气体在里侧,便于里侧的枝叶吸收,因为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质量比空气的密度高许多,不会向上升高到如此高度,汽车行驶的扰动会使二氧化碳气体在低处向四面扩散,只有被加热了的普通空气才能向上升腾而起。
       花生是耐旱的油料作物,我熟悉的山东农民为了提高花生产量,减少锄草劳动,种花生时,会在上面覆盖一层地膜,收成明显提高。花生虽耐旱,并不是不需要水,水分适当增加对花生没有坏处,盖地膜后,沙土地的水分得以保持,并且地下的温度相对较高,很好地促进了花生的生长。尤有一点,花生种植于沙土中,沙土透气性强,覆盖地膜后也不会影响二氧化碳的补充。
       西瓜等水果,单凭口感就能断定是生长在沙土地还是生长在黄土地。沙土地里的水份更容易从地面蒸发,碳酸溶液的浓度大,被吸收到果子中后受凉形成的糖分浓度高,黄土地中的水分较大,水果口感没有那么好。
       小结以上例举的几种树木、植物、蔬菜的生长状况不难看出,不同植物形式的出现,是由于其吸收碳酸溶液的浓度不同,生长环境的温度不同,造成了植物种类的千差万别。生长于水中的植物,因为水多碳少就没有了植物的干、枝、茎,如浒苔、水草等,生长于高处的树干,其抗旱能力强,树木质地就细密,如枣树、槐树、柏树等,生长于低洼之处的树木,更多的吸收了水分,虽高大但树木的质地松疏,如杨树、柳树等。生长在高温又不喜水的树木,质地会十分坚硬,如红木等,所以中国的南方、及越南境内是红木的主产地。
涵辰易学:为人类造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9-4 15:26 | 只看该作者

                                                     第三节  



      
说到粮食立即闪出读初中时老师批评我不谦虚的话:越是饱满的谷穗,头垂的越低。我没好气地顶了他一句:可粮食都把谷穗高高托在头顶上。老师当时就语塞了。粮食的谷穗为什么长在头上,却成了今天的课题。
      
中国地域宽广,南北温差大,即使是山东省境内,相同的粮食作物收割的时间也有差异,为了表达清楚我的思想,仅选几种熟悉的粮食作物说明。
      
小麦收割都在芒种前后,为上半年最炎热的时节;芒种过后,直到深秋,为下半年炎热的季节,是一年中的第二个丰收季。玉米、谷子、高粱、大豆收获在这段时间。无论是前半年还是后半年收获的粮食,都有一个共同点,粮食一定是长成在炎热的时间段上,并且长在植株的高处。粮食的形成是光合作用这个化学反应的逆反应,光合作用是温度高时分解碳酸溶液的过程,温度越高,反应进行的越充分,只要土壤不干燥,地下有足够的碳酸溶液供植物吸收,植物生长迅速。高温时存在于植株中的碳酸溶液量大。植株上部在白天受阳光直射,于是顶部就集中了最多的碳酸溶液,一到夜间,整个田野的温度降低,植株最上部温度下降幅度最大,也就是最上面是昼夜温度差最大之处,温度下降后光合作用停止,此时植株内的碳酸遇冷与氧气结合,生成糖进行储存,最终成为粮食,在形成粮食最多的位置才可能长出谷穗。这也就是水果一定是长在果树的顶部,果树的枝叶越稀疏水果更甜。枝叶稀疏,每到夜晚,水果更容易受凉,生成的糖分就越多。新疆吐鲁番之所以有着优质的葡萄,就是因为那里的昼夜温差大。
      
玉米谷穗长在植株半腰,与玉米株高叶大有关,高大的玉米株及宽大的玉米叶必定能向上吸收大量的碳酸溶液,其遇冷转化成的粮食的量也会比其他植物多,也就是玉米的植株决定了玉米一定会长一个沉甸甸的谷穗,玉米的顶部承载不了这样的重量,于是玉米在进化中,谷穗长在了半腰。
      
春天收获的土豆、秋天收获的土豆、地瓜,与其他粮食有所不同,只要在温度适宜的地下碳酸溶液分解时,就一定会有植物生长。春寒料峭的早春与乍冷还暖的深秋,地表下温度要比地面上的环境温度高,地面的温度达不到粮食生长的条件,然地下因为满足了光合作用的温度条件,地下是一片生机盎然,也就是说,地上的环境温度够高时,植物就在地表以上生长粮食,如果地表以上温度达不到一定的高度,地下温度够高时,粮食就会生长在地下。
      
粮食不是叶子制造,小时候咀嚼玉米秸给我的体验是,玉米棒子生长的位置以上没有甜味,玉米棒子以下有甜味,越向下靠近地面部分甜味越浓,而玉米叶子根本没有甜味。糖若是叶子制造,叶子无论如何也不会是那么苦涩的。玉米秸的最下端更甜,说明糖是从下面上来的,在碳酸溶液由地下被吸上来时,中途遇冷不断转化成糖,有相当部分储存进了玉米棒子中,一部分残留在了玉米秸中,早晨的玉米秸应该比下午的玉米秸感觉更甜,是不是这样,今年秋天我就试试。若果然如此,那么,甘蔗或其他制糖植物,收割时间选择在早晨为最佳。
      
农作物受精才能收获种子,植物的雄性花粉与雌性花蕊一定都是长在植物的最高处,这里温度最高,是生命成长并成熟的位置,生命的存在离不开温度,在生命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温度高的地方更适宜生命生存,所以地球上生命力最旺盛的地方是非洲,那里一定是创造人类奇迹的地方。
涵辰易学:为人类造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9-10 09:44 | 只看该作者
                                                            第四节       动    物


       关于地球动物生命起源的说法不一,生命来自于宇宙小行星的说法影响较大,这种说法的依据是地球经常受到陨石的撞击,在1969年人们发现坠落在澳大利亚启逊镇的陨石中含有并非来自地球的氨基酸。另外,天文学家在星际空间发现了数十种有机物,这成了生命来自于外太空的证据。其实,生命来自于外太空的说法不足为信,动物生命是地球环境造就的,地球生命形式的存在本身是地球阴阳运动平衡中的一个环节,地球通过吸收热量孕育植物造就了粮食,是储存能量的过程,粮食与氧气结合生成二氧化碳,产生热量,是释放能量的过程,完成储存到释放能量的一度轮回,地球才能维持平衡。由此见,植物与动物是相互依存、相互对立,又向着彼此转化的,植物与动物就是这个运动的外形。地球在运动中储存或释放能量,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反应才可完成,反应的载体进化成了植物与动物。外形的变化是储存与释放的转化,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压力下,碳、氢、氧三种物质存在形式上生生不息的转化,就是生命。
       人类生存方式中一定蕴含着人类生命的密码,人类进食粮食,在体内消化产生热能,排出二氧化碳及其他排泄物,人就是一个氧化反应的化学反应堆,就象机器是通过烧油产生动力的物件一样。粮食是地球的产物,在人体内粮食氧化产生热能的这个化学反应,只要在地球最自然的环境中也能发生,就可断定人类生命就是地球造就的。
       在厨房中和面(小麦、玉米、地瓜粉等),加入适量酵母,在15-25℃的温度环境中,一定时间后就会发酵(百姓管这叫醒面),发酵后做成食物味道好。如果没酵母,到邻家讨块发酵的面(面引子、面起子)充作酵母,发酵的效果更好。若不加面起子,在同样的温度环境中,和好的面也会鼓包,但是做成面食吃起来感觉面仍是“死面”。
       不加面起子,将和好的面放在15-25℃的温度中,一定时间后表面看是面醒了,但揉面时感觉发脆、发干、发硬,加了面起子醒好的面,比刚和好的面湿度大,而变得松软、有柔韧性,若发酵时间长了,会变酸,加了面起子的面在发酵的过程中,温度会升高。
       不仅如此,温度对面的发酵影响很大,35-38℃之间发酵速度最快,所以主妇知道夏天和面容易变酸,秋天不易变酸。加了面起子的面,放置于40℃以上的环境中,不仅不发酵,而会很快变质发臭。
       粮食所含成份主要是淀粉,面起子是一种酸性物质,混合后在一定温度下,两者发生反应,淀粉变成蔗糖,并生成水,及一些其他气体。蔗糖是易被人体吸收的有机物,在体内与氧气结合进行氧化反应,产生热能,生成二氧化碳等。
       粮食被人体吸收是一个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但是从原理上看,与厨房中的面粉发酵相同。第一步,口腔与面粉结合。这是一个和面的过程,唾液,生物学家称之为一种酶,属于酸性物质,其作用就象厨房和面时的面起子。第二步,胃内食物粉碎。粉碎中,混合进胃液起到润滑、分解食物的作用,为肠道中的全面消化做好准备。胃进行的这项工作,就是人类把粮食加工成面粉,只是人类提前做了。第三步,食物进入肠道。肠道是细长的一个通道,食物贴近肠道壁被身体充分加热,肠的蠕动使得食物与胃酸进行全面接触,肠内的液体在这个过程中作用非凡,一是润滑,二是分解食物,使食物由长链有机物,变成了短链有机物,这些有机物,或者叫做蔗糖,通过肠管内壁的吸收系统进入血液,再与氧气充分接触。
       我曾想把粮食进入口腔到胃部、小肠、大肠、直肠最后排出的整个过程的每一步化学反应都尽量解释清楚,如果可能再列出其有机化学反应式,但做不到,一是所学知识不系统,二是各种有机物分子也不把握,再者,本书是讲“周易”而非研究生物,现今许多东西生物学界还未弄清楚,我在这里越俎代庖,怕有班门弄斧之嫌,说正确了还好,说错了就贻笑大方了。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口腔、胃、及大小肠,都会分泌酸性物质,与淀粉进行充分的作用,使淀粉变成了利于身体吸收的蔗糖。所以人的消化系统内部是呈酸性的,于是现在有商家说最适合人饮用的是弱碱性水,实则错了,如果喝了碱性水,与消化道中的酸性物质中和,酸性减弱,极不利于食物消化,久而久之,人的身体会出大问题。虽然人体的消化功能极精细复杂,但与厨房中面粉发酵的过程理相同,由此可见,人的生命存在,就是淀粉通过一系列反应,被人体吸收,然后进行氧化反应的过程。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生成粮食这个过程,不仅仅存在于地表面的植物上,在地下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形成淀粉。植物未曾长出地面时,地下的光合作用就已经存在,光合作用发生在地表之下很浅的位置上,夜间碳酸遇冷也会吸收氧气变成淀粉,有部分淀粉与空气中形成的酸性物质结合生成了糖,随着地下密布水网中的雨水,从山泉中流出,这些泉水就是甜的。还有部分淀粉沉积到土壤中,土壤层中的这些淀粉受大洋潮汐的作用,不断受到挤压,这为日后生命的诞生做好了物质准备。
       随着太阳温度下降地球温度也随之下降,于是地球上的各种单元素物质在适宜的温度进行化合,水在这个时期形成了。水受热成水蒸气进入空中受赤道与两极的温度差影响而形成大气环流,于是产生雷电。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在雷电的作用下形成了简单的氨基酸等有机物,这些酸性有机物随雨水降落到地面上,被雨水运送到土壤中,与储存于土壤中淀粉结合,在海洋潮汐的作用下,陆地发生一种揉搓的作用,淀粉与来自于地表的氨基酸充分结合生成了糖,这些糖与地下的氧气接触,生成二氧化碳,释放热量。研究生命的科学家将蛋白质、核酸、糖类等物质放在一定的溶液中,这些物质能够自动地浓缩成一个个球状小滴,小滴周围有类似于膜那样的边界,并能从外界吸引某些分子,发生特定的化学反应,反应产物也能从小滴中释放出去。
       在土壤中完全可以形成人体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人体内发生反应的物质成份与土壤中的发生反应的物质成份相同,生成物也相同,反应方式也完全相同,我们就可以说,生命就是在地球土壤中产生的。
涵辰易学:为人类造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4-9-11 12:05 | 只看该作者
                                                   第五节   水与氧气的产生


       许多科普读物说,地球上开始有了降雨后地球温度才降低,此说不能苟同。太阳的温度不断下降,地球温度也随之降低,当下降到适宜的温度时,地球本身所含有的一些单元素物质开始变得活跃,相互结合,氢与氧在土壤中相遇结合生成了水。即,水是在土壤中合成的无机物,土壤中形成的水有的通过植物、有的通过土壤的表面缝隙挥发到空中,又以降雨的形式洒落大地。有的地下水随着量的增加,压力增大,由地下喷涌而出,最后归于大海。现在地球的温度仍处于氢、氧结合的适宜温度,地球上水的总量仍处于增加中,只是增加的速度缓慢,不易被察觉。此说与现在降雨、降雪量减少,河流、湖泊断流断水不同。受地球温度变化的60年周期影响,南方降水在减少,北方降水却在增加,新疆、西藏地区的许多湖泊干涸多年的主要原因是那里的地势越来越高,温度越来越低,特殊的环境使得那里的降水减少。中国有句话说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山上难储存水,但在山顶下挖一定的深度,就有水出现,有人会说这是雨水渗透到地下聚集而成。雨水洒落地表后,大部分从地表面由高处向低处流走,仅少量渗透到地下,渗透到地下的这部分雨水,在地下也同样由高处流往低处,最终归入大海或湖泊。细心地向下挖掘会发现,土壤呈多层分布,最上面一层活土水能渗入,下面就是不渗水或渗水功能不强的干土层,这一层的土壤坚硬,渗透下来的雨水,就在这个干土层之上由高处向低处流,在这个干土层下面才又见湿土层,湿土层再向下才是含水丰富的厚度很大的一个土壤层,厚厚的含水层下,又是坚硬的土壤层。这样的土壤构造,雨水是不能渗透地下的,厚厚的含水层,就是氧气与氢气结合生成水的位置。就是说,在地下有着相当数量的新生水,若大量抽取地下水,就会造成了局地塌陷。
       现在科学家一般认为氧气从大海中来,大海里有大量的海洋性植物,海洋植物制造了氧气。其实,植物生长时光合作用仅仅制造了一部分氧气,地下的光合作用制造了部分氧气。更多的氧气来自于深层土壤,此说是通过运算窑洞出生者的八字,根据其吉凶不同得出的。陕北、山西的窑洞,大都只是一面有门窗,按说窑洞氧气最多的方向应该是窑洞开门窗的方向,但是大量预测出生于窑洞的人,从其发生的吉凶之事可以确定氧气最多的方向有的不仅是门窗方向。窑洞是建在山坡上的,在预测这部分人时发现氧气多的方向是向大山里延伸的方向,也就是窑洞的墙壁方向,即大山一侧,与这些出生的人探讨其窑洞的土质时,得出一个结论,土壤中存在大量氧气,由于土质不同,土层的深度不同,透气性不同,即大山之腹地,植物的根生长不到的位置上,也有着大量氧气,这些氧气是地球自身制造的,由于地下的温度基本恒定,一年四季都能够制造氧气,这该是秋冬草木凋零时节,植物不能制造氧气了,我们并没有因缺氧而感到局促的原因。
涵辰易学:为人类造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4-9-12 12:29 | 只看该作者
第六节   生命的产生


       最早的地球生命是土壤中的蔗糖分子,与氧气结合生成二氧化碳与水的化学反应。光合作用保证了地下淀粉取之不尽,雷电制造的有机物源源不断地补充到地下,与淀粉反应生成了用之不竭的蔗糖,蔗糖不间断地供应到这个“反应堆”中并与氧气反应,随着蔗糖与氧气的不断加入,这个“反应堆”越聚越大。反应中的生成物会依一定的线路排出“反应堆”,具备了反应物质不断补充,生成物质有序排出的这样一个“堆”,就是生命体。
       不同的生命体有着自己反应所要求的温度,不同温度下形成的生命体最终发展成了不同的物种,36.5℃左右的温度上形成的生命体进化成了人。土壤表层下不能保证温度恒定,所以每种生命体都要面临四象温度变化的考验,于是生命体在四象温度变化下生成了四个系统,以维持着生命体存活。温度降低时,调节外部氧气的进入,为氧气加温后再进入体内,再与蔗糖接触以维持生命,温度降低时的这个调节功能最后发展成了肺;温度升高时,在生命体内分泌出了一种强酸性的物质,混合到淀粉里,起到保障生命正常运行的功能,升温时调节生命正常运行的功能发展成了肝;温度降低时,为保证反应的进行,体内的水份会自动减少,这就是健康的人冬天尿多的原因,排出体内水分,保证体温不下降,这个功能最后发展成了肾;温度高时,体内二氧化碳的大量聚集会使体温升高,血液会流动加速,排出快速生成的大量二氧化碳,保证生命体的运行,这个功能最后发展成了心脏。
       生命在土壤中产生,地球所具有的一切运动特点,就会完全赋予给生命体,受潮汐作用,土壤受到节律性挤压,这个生命体从最初两个有机物分子结合生成水与二氧化碳时,就受到了有节奏的挤压,这个挤压力的存在保证了蔗糖能够输送到生命体的每一个角落,也保证了反应中生成的二氧化碳从中挤压出去。这种有节奏的挤压是大海的潮汐所赋予,那么由这种挤压功能发展而成的心脏,其跳动的频率与大海潮汐的频率应该是同频的,我曾去大海边细查大海波涛的频率,无奈天公不作美,没赶上好天气,但我总坚信,人类心脏跳动与大海波涛是同频的。
       这四个系统担负着一个共同的责任:保证淀粉与酸性氨基酸混合后,不间断地生成蔗糖,并把蔗糖输送到生命体的全身,以维持生命的存在。淀粉与酸性物质结合生成蔗糖的过程就是消化,消化发生的位置其五行属土。有趣的是现实中的许多昆虫,摄入食物并非是直接摄取淀粉,它们的食物是土,今天我们见到的蚯蚓、小鱼小虾等的食物就是土,土中含有淀粉与氨基酸。
       具备了四个系统的生命体,完全可称为动物了,最初的动物没有腿,五官不全,呈肉球状,四个系统被一个完整的膜包裹成一个整体,一头有一开口,方便摄入淀粉、水、氧气等生命所需要物质,另一端的开口排出诸如二氧化碳、碳及其它排泄物。为了摄取食物,这个肉球蠕动着向食物方向运动,在这个运动过程中,包裹着四个系统的这层膜由于与土壤磨擦变得越来越坚硬,皮肤下的坚硬部位进化成了肌肉和骨头,骨头的出现对腔内四个系统起到了支撑作用,也对生命体本身进行了有效保护。夏天,水果掉在了地上,酸雨浸泡之下流出的汤汁引导着地下动物来到了地上,从此动物开始了地面上的生活。
涵辰易学:为人类造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4-9-13 11:55 | 只看该作者
第七节    生命体的进化


       生命体在土壤中就经历了一次明显的进化,那是在四象温度变化下,生命体产生了四个维持生命的辅助系统,生命体成了动物。消化系统制造的蔗糖经由动脉输送到身体各处的毛细血管,在毛细血管间与氧气充分结合生成二氧化碳、碳、水、热能,二氧化碳、碳等生成物进入静脉由呼吸道排出,形成的水从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排出。也就是说,生命体能够存在,就是蔗糖与氧气的反应,制造了一个生命所需要的恒温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新摄入的淀粉能消化变成蔗糖,蔗糖再与氧气反应生热,完成自我循环。动物在土壤中时,其食物就是富含淀粉的泥土,所以生命体要不断穿行于土壤中呑食食物,自然会受到土壤全方位磨擦与挤压,毛细血管中的反应因受挤压进行的越发充分,离开土壤后就没了土壤挤压,于是包裹着四个系统的腔体很快变厚,在运动中生成肌肉,肌肉的收缩使毛细血管受压,氧化反应得以充分进行,这就是人在运动后感觉浑身变暖的原因。肌肉的生成,是生命的又一次完美进化。生命质量的好坏,就在于淀粉变成蔗糖的效率高不高,以及蔗糖与氧气接触后能不能进行彻底的氧化反应了,这一切都要靠肌肉运动生成的热来保障,所以说生命之本在于肌肉,而非现今中医所言的肾为生命之源,或者生命之本在于“气”等云里雾里的说法。
       有了肌肉的动物就象一个极易发生形变的皮口袋一样,靠肌肉的收缩在地面上蠕动,肌肉越来越发达,最粗壮的肌肉进化成了骨胳,对身体起保护作用。大地是动物之母,此时的动物的体型呈椭圆,象无足无头颈的乌龟一样在地面蠕动着的肉团团,以进食口所在的方向为前进的方向,不断啃食地面的土壤。为方便啃食土壤,口长在圆球前端的下方,蠕动这一特殊运动,使身体的肌肉变得纵向更为发达,横向产生皱褶,于是发展出了横向的肋骨。为加大蠕动幅度,这个圆球动物以四角为运动支点,并最终在四角的位置长出了四肢。
       地球上的动物长有四肢,是由大气环流的构造决定的。太阳在赤道上方自东向西运动,太阳直射的位置受热导致空气上升,东西两侧空气温度低,东西两侧的空气向受热点补充,于是在赤道附近形成了东西两侧向中间聚拢的两道气流。受热点以北地区温度低,北面的空气也向太阳直射的位置流动,北面的空气也由温度相对较低的地球东西两侧补充过来,合拢后再向南方太阳直射点流动,在地球的北端也有两条从地球东西两侧向上流动的气流,即地球上有了四个由地球背面向地球阳面流动的气流,生命是在地球上诞生的,地球的一切运动、变化规律,都会赋予给地球生命,这就是遗传。此说也合乎中国道家学说的天人合一,人体是个小宇宙,宇宙是个大人体的说法。太阳不停地自东向西运动,跟随着太阳运动的大气也整体由东向西运动,决定了地球上的人类大多都是右撇子。《黄帝内经》有五行东方木肝胆,五行西方金肺,五行南方火心脏、五行北方水肾之说,有种说法称,人向阳而立,解剖中发现肝胆在身体右侧,所处的位置与经书所述不符,是经书不对,还是人长错了?这是因为人最初是趴在地面上的,后背向阳,腹部为阴,这样看肝就在太阳升起的方向了。同样,人趴在地上,两手都向里合,右手里合与太阳导致的大气运动方向吻合,所以右手比左手向里合的力量更大。
       地球生命长有尾巴,人曾经也有尾巴,尾巴是运动的产物,不是地球动物生命的标配,螃蟹、青蛙等没有尾巴,当人站立行走解决了运动平衡后,尾巴也就消失了。
       动物嘴巴贴向地面进食时,为获取外界更多的信息,在肉团靠近嘴巴的位置上逐渐发育出了感官,这些感官对称地分布在肉团前头突出部的左右两侧,以方便感应到前、左、右的食物信息,这些感官都是水组成的,水在受到震动、温度变化影响、颜色及气味的刺激时,水分子的排列组合会变化,感官通过水的变化,搜寻食物。动物需要全方位了解外界的状况,就会摆动头部使这些器官朝向不同的方向,久而久之,脖子形成了。我曾经研究人体骨胳,从骨架的形状断定动物最初没有脖子,颈椎上也长有肋骨,与胸腔、腹腔共为一个腔体,头颅上的感觉器官分布在前面边缘外侧,前头的突出部左右摆动多了,脖子处的肋骨逐渐退化,只留下颈椎,头颅分离了出来。
       查看构成口的上下颚骨,也是上下两根肋骨演化而来,口最初是开在两根肋骨之间的一个口子,咀嚼的作用下,在这两根肋骨上长出了牙齿。
       随着动物四肢的生长,脖子的进化,头颅也在发生着变化,四肢站立的动物,其嘴巴鼻子为了搜寻食物方便,鼻子嘴巴紧紧凑在一起并且长的尖而长。为了探寻更远处的声音信息,耳朵长在最高的位置。
       人直立后,口的方向为正前方,眼睛眉毛就从头颅的两侧转移到了前面,鼻子也从两侧转移到了脸部正面与口最近的位置,眼睛在前面以保证能够探知正面的信息,耳朵留在了原位探测左右两侧的信息。五官位置的转化过程,在人受孕到胎儿娩出的过程中演化了一次,人体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变化,完整记录在人体生长变化的过程中,那么地球所经历的温度周期变化,除了在大地上刻下痕迹外,也一定会记录在人的身体里,只是我们还不能破解这个记录密码。
涵辰易学:为人类造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4-9-15 14:21 | 只看该作者
第八节   动物的多样性


       把太阳系形成后,开始围绕银河中心运转第一圈的2.5亿年叫做第一周代,如果地球与太阳形成于同一个周代或接近同一周代,那么最初时两者的温差不会太大,从第二、三周代两者温差拉开,地球的温度急遽下降,地球的温度很快下降到能够生成水的温度区间了,地球有水后,温度下降的速度得到扼制,因为地球上的氧、氢结合生成水时能释放热能,地球的温度基本稳定了下来,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得地球生命能历经几个周代变迁还得以存活。从珠穆朗玛峰顶延伸到黄海之滨直到日本列岛的逐级阶梯,其高度的不同昭示着地球存水量的增减及地球温度变化的趋势,当地球的存水量开始减少时,就是地球温度明显下降时,那时,地球生命就走向了灭亡的拐点。
       太阳木旺、金旺时,地球生命处于兴旺发展期,比较地球上常见的动物繁殖的时间及其对温度的要求,就会发现许多规律性的东西。飞禽是先生蛋,再由蛋孵化出下一代,飞禽的体温比其他动物的体温普遍高,飞禽繁衍的时间一般在春季温度上升之时,秋季,即便秋老虎温度还很炙热,也少有飞禽再繁育下一代了,飞禽是在温度上升时节繁衍。
       许多哺乳动物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要小,如牛、羊、狗等,在春、秋季节都会哺乳新生命。这些动物的体温普遍低于飞禽的体温。
       还有一种奇特的动物也是通过先生蛋再孵化繁衍后代的,那就是:蛇、鳄、龟等这样的动物,这些动物最多的繁衍时节是夏季。
       飞禽把蛋产出后,最终还要靠自己的体温进行孵化,蛇等动物产蛋后靠大自然的温度自行孵化,两种生命所需温度不同,飞禽的体温本就高,在孵化时其体温还会升高,大地创造了若干动物物种,是由于创造生命的土壤温度不同,不同温度下创造的生命形式各异,飞禽是在较高温度环境中造就的生命物种,今天的飞禽受精后,最初受精卵还是在体内孕育,随着地球温度的下降,今天飞禽所处的温度环境比最初地球孕育飞禽祖先时的温度下降了许多,飞禽已经适应了现在的环境温度,比它们的祖先体温下降了,其体温不能满足繁衍后代所需要的高度了,受精卵流产了下来,然后在体外完成孵化过程。飞禽生蛋是大自然的选择,不是飞禽自己的有心选择,不可能是因为飞禽感觉带着一个大受精卵飞翔太累了,就象拉屎一样把蛋产下的。
       蛇、鳄、龟、蛙等,这些生命最古老的祖先一定是孕育在沼泽地上的,动物的生活习性,是沿袭其祖先的方式不会有大的改变的,直到现在这些动物还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这类生命在繁衍下一代时,同样需要当初它们的祖先诞生时的温度环境,地球温度下降,它们的体温也随之下降,在繁衍下一代时,自身的体温不足以支撑孕育新生命的需要,于是也流产了,以蛋的形式把受精卵产下,大地的自然温度满足了这些动物的需要。
       鱼等水生动物大多是胎生,因为水温相对较恒定,这里的温度与它们的祖先在水里诞生时的温度接近,能够满足繁衍的需要,于是它们保持了胎生的方式。也就是说,最初所有的生命都是胎生的,只是外界温度下降,自己体温随之下降,自身体温无法保证这一物种所需要的温度时,就造成了中途流产,才有了孵化这种繁衍方式。这解决了先有蛋还是先有鸡那个让人感觉好难的问题了。
       人类一年四季都能繁衍生息,是因为人类改善了自己的生活居住环境,生活环境的温度不受季节变化发生大的改变,所以人类生息不受季节影响。
       不同的温度造就不同的生命物种,水生动物最初一定诞生于水中,海洋、湖泊因雨水的作用集结了大量的淀粉和酸性物质,在海洋、湖泊这样的环境中,淀粉与酸性物质同样能够结合并发生反应,生成水中的生命物种,海洋中水温差别巨大,于是造就了千姿百态的水生动物。陆地土壤的温度也不均衡,不同的温度造就了不同的陆生动物。造就飞禽时的那片土壤温度最高,造就蛇等的那片沼泽地温度一定不高。动物的祖先在什么样的土壤及温度环境中诞生,其后代就会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但是随着地球温度的整体下降,这些动物的体温会下降,但是其祖先遗传的许多东西是不会改变的,所以地球上的动物都来自于水中的说法不足信。地球上的不同动物物种,就象因环境不同造成了植物的千差万别一样。
涵辰易学:为人类造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4-9-17 15:21 | 只看该作者
第九节     遗传 变异


       很早的时候就听说人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今天想来,如果说人在进化的道路上,曾经有一段时间长得跟猴很象倒有可能,若说猴子是人类的表亲,这不可能。地球上所有的动物不可能是同一个祖先,各自的祖先最初虽然都是淀粉与酸性物质的化学反应,但在不同的温度、湿度、压力下,反应的速度、反应堆的浓度、节奏都会不同,最终发展的结果也不同,反应条件的不同造就了物种的差异。温度高的反应堆中水含量少,这个反应最终形成的动物身体结实,其体温也相对高,肌肉、筋骨比在温度低的环境中生成的动物更强壮。毕竟都是相同性质的反应,又是在同一个地球上进行,大环境相同条件下生成的动物形体就很接近,并且不同的生命体维持生命的方式也相同,最初都是吸入的二氧化碳与体内的液体结合成的酸性物质,与摄入的淀粉结合后进行消化生成蔗糖,蔗糖再与氧气进行氧化反应,这一切都是相同的。
       现代生物学告诉我们,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由细胞核与细胞质构成,表面有细胞膜。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O、C、H、N、Si、K、Ca、P、Mg,其中O、C、H、N四种元素占90%以上。
       这不难看出,构成细胞的成份几乎涵盖了生命体所处环境中的所有元素,并且依照在大自然中的占比存在于细胞中。O、C、H、N四种元素在地球上的含量高,N(氮气)在空气中的含量最高,占78%,但由于其质量轻,所以N处在空气的上层,动物将N吸到体内的比例就少,组成动物的每一个细胞的构成成份与动物所处的环境组成如此惊人的一致,那么大自然在温度变化时所呈现出来的变化特点,一定在动物体上有同样的体现。人体是个小宇宙,如此说来,细胞就是一个小宇宙。由一个个细胞堆积而成的人体,一定与大宇宙有着完全相同的运动规律,这就是通过推演自然界温度变化可以断定人的一切变化的法理依据。
       受现代科学思想的影响,一说到遗传,就会联想到染色体、基因、DNA这些概念,现代生物学说,染色体(Chromosome)是细胞内具有遗传性质的遗传物质深度压缩形成的聚合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所以叫染色体(染色质);是脱氧核糖核酸(DNA)和蛋白质的组合(即核蛋白组成的),不均匀地分布于细胞核中 ,是遗传信息(基因)的主要载体,但不是唯一载体(如细胞质内的线粒体)。
       现代生物学告诉我们,基因(遗传因子)是遗传变异的主要物质。基因支持着生命的基本构造和性能。储存着生命的种族、血型、孕育、生长、凋亡过程的全部信息。
       脱氧核糖核酸(DNA,为英文Deoxyribonucleic acid的缩写),又称去氧核糖核酸,是染色体的主要化学成分,同时也是组成基因的材料。有时被称为“遗传微粒”,因为在繁殖过程中,父代把它们自己DNA的一部分复制传递到子代中,从而完成性状的传播。
       看了所谓现代科学关于遗传的解释,感觉还是不懂遗传,通过搞八字研究认识到遗传就是相同温度条件下的生命延续,那么生物学中的染色体、基因、DNA的不同,应该是孕育生命的外部环境导致的,这些不同的排列组合,又决定了自然环境对生命体影响的大小。来自西方思维的现代生物学所言的遗传基因等,其实就是温度的不同。通过数据看此说是不是有理。      
       下面是几种动物的温度状况:                                                                                                                                                         35—38.5℃   :人类、猴子、骡、驴、马、老鼠、大象。
       37.5—39.5℃:牛、羊、狗、猫、兔子、猪。
       40—41℃      :龟、鹅、鸭、猫头鹰、鹈鹕、秃鹰。
       41.5—43℃   :鸽子、鸡和其他常见的小鸟。
       下面是几种动物的染色体数目:
       水貂:15对
       弥猴:21对
       人类:23对
       马   :32对
       狗   :39对
       鸡   :39对
       火鸡:40对
       鸭   :40对
       对照两组数据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凡是体温高的动物,染色体数就多,生命本是在适宜温度下的一个反应,要研究生命而不研究温度的影响,不能算是完整的研究。所以现代科学讲的染色体、基因、DNA,决定了蛋白质的排列组合,与生命需要的温度间一定有着密切的联系,体温高的动物染色体就多,可以让我们产生这样的联想,染色体就是平衡细胞温度高低的物质,受染色体多少的影响,基因的排列组合不同,也影响了DNA螺旋的方向。DNA的旋转应该有方向性,其左旋或右旋是决定动物性别的主因,因为在八字预测中完全可以通过旋转的方向断定新生命的性别。
       体温高的动物肌肉发达,并呈红色,食物多以肉食类为主,如小鸟以昆虫为主食。鸡鸭有着巨大的翅膀,最初应该就是飞鸟,后被人驯养放弃了飞翔功能。体温高的飞鸟都长有厚实的羽毛,冬天还会长出丰富的绒毛,一定是为了保持自身的高体温才长出了羽毛的,高温环境下诞生的这些飞鸟,在日后不断进化中也不会放弃高体温。体温的保持,保证了物种的不变,不同的物种体内有着数量不等的染色体,数量一定的染色体保证了自己体温不会发生变化,即便自然环境变化了,其体温随之变化了,但在繁衍后代时,所需要的温度也必须是其祖先诞生时的温度,这种体温的保持就是遗传。
       非常遗憾没有鱼的染色体数目,鱼生长在水里,其体温与飞鸟、人类、牛等哺乳动物相比要低,其染色体数也应该是低的。
       我曾经用八字预测的方法测父子两代人的病症,父子出生于相同的环境中,很多父子都得同一种病,如果父子不是出生于相同的环境,父辈的病不会遗传给子代。相同的出生环境就是父子两代有了相同的温度环境,其染色体、基因、DNA在相同的温度下,排列就相同,也就是父代就把自己的基因遗传给了下一代,孕育后代时,细微之处的改变,会导致父子两代体内蛋白质的排列组合有细微变化,这就是产生了变异。此外,孕育时间的长短也是决定保证遗传和导致变异的重要因素。
       美国科学家曾牵头搞过基因工程,有中国的科学家参与,今天学习了许多关于生物学的一些概念后,生出一种莫明的惆怅,现代生物学、医学等科技领域,新科技发现者中鲜有中国人。西方研究生物学的方法是用大倍率的显微镜观察,不能否认这是认识事物的一种有效方法,但这仅仅看到了物质的排列、组合的表象,未必真正看清生命的本质,本质的东西不会是蛋白质的排列组合,而是温度的高低及温度变化对生命的影响。西方科学是先进的,东方式的思维应该也能解决许多未知领域的问题,把东西方的思维结合起来的话才最先进。
涵辰易学:为人类造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9-18 16:01 | 只看该作者
第十节    智慧与记忆力


       生命就是食物消化的过程,人体受五行孕化而成,有四个系统为消化提供服务,分别是心、肝、肺、肾,再加上消化系统本身(以胃为主),共有五部分,叫做里五行。包裹着里五行的体腔也有五部分构成,分别是骨胳、脑、神经、体温、肌肉,其中肌肉为中心,我把这五部分叫做中五行。四肢加一躯干,为人的外五行。人的构成是五五编制的,于是每一肢上又有五趾。中五行构造复杂,功能最多,是人体的精密部分,其中脑担负着记忆功能。在八字预测中发现,脑属于五行水,当五行水旺或弱为凶时,人会有脑子病。水有很强的可塑性,水在温度变化、外界震动等,就会改变水分子的构造,这种变化被刻录在脑子上,形成记忆。
       太阳制造了潮汐,潮汐使地球上的水按照一定的方向旋转,北半球的水逆时针旋转,南半球的水顺时针旋转,北半球的人在运动或工作时,会选择逆时针旋转,以防晕眩。北半球上的每一滴水都按太阳给定的方向旋转,逆时针就是王道,人脑中的水也逆时针运转。空气的流动就是风,温度变化是风之母,有风必有空气的流动,同样空气流动也带来了局部环境温度的变化,生活环境中的极其细微的变化,如说话声音的高低变化,温度的微小差异等,都会改变局部气流的方向,气流方向的变化也改变了局部环境的温度。当不同温度的氧气进入人体后,不同的温度对人脑的刺激会使正在按照王道运动的水受到影响,改变其原有的运动轨迹,新轨迹就会在脑子上刻下痕迹,形成记忆。
       人与机器一样,有的质量好,有的质量差。所谓质量好,就是身体健康,智慧过人。人类最初的祖先是土壤中的一个蔗糖分子与一个氧气分子的氧化反应,要维持这个反应正常运转,要有蔗糖与氧气的不断添加。蔗糖是淀粉与酸性物质结合的生成物,淀粉与酸性物质来自于雨水的输送,地面高低不平,雨水由高向低流,雨水裹挟着酸性物质渗到地下也会由高向低汇聚,携带着地下的淀粉汇聚到低处那个后来成为人类祖先的反应堆中,添加反应所需的原料。这个反应的另一个原料供应就是氧气,土壤能够制造氧气,氧气就存在于这个反应堆的左右,包裹着这个反应堆,形成氧气供应。
       只要自然界中不是人为精密控制的化学反应,参与化学反应的物质就有过量与不足,淀粉与酸性物质过量,氧气就显不足,不能进行充分反应制造大量的热量,以保证温度恒定。反过来,淀粉与酸性物量少,氧气就过量,也会造成温度的不适宜。这个反应进化成一个人的时候,这些有机物演化成了人的躯体,氧气就是自然界的空气,由呼吸道进入体内。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体质,造成了不同的人接受外来空气的能力不同,孕育其祖先的环境若是一个氧气充足的环境,那么氧气进入体内就多,不同温度的氧气在脑子上留下的记忆痕迹就深刻,如果祖先的体质不易接受氧气进入,或孕育环境中的氧气本就不足,进入体内的氧气少,脑子受到的温度刺激就会轻微,其记忆力就不优秀。
       智慧是以事业成就的大小衡量的,良好的记忆力如果对人的事业起到好的作用,这样的人是智慧的。如果记忆力出色,对事业没有起到好作用,反而是倿人。
       实际预测中发现,人的智慧会受遗传影响,但是记忆力或智慧在下一代身上表现出的变异性尤为明显,选择适合自己的环境孕育后代,能很好地改良后代的智慧。


涵辰易学:为人类造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蒙ICP备17003008号-1|蒙公网安备 15042602150448|Yishenglihanchen.cn ( 蒙ICP备17003008号-1 )

GMT+8, 2024-11-25 09:59 , Processed in 0.242148 second(s), 5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